東南儀誠熱烈慶祝艾本德移液器誕生 60 周年
將時間倒回到六十年前,1961年,對實驗室工作人員來說,這一年有一件具意義的事情發(fā)生:那便是Eppendorf推出工業(yè)生產的活塞式移液器,自此改變了液體處理方式我們,先來回顧一下這偉大的60年間發(fā)生了些什么吧。
早古的方式——口腔移液
20世紀50年代之前,科學家們一直通過口腔移液方式移取液體,即使用者用嘴將液體吸進玻璃細管。

在當時,不僅要用到危險化學品來定期清洗這些移液器,而且還出現(xiàn)了口腔移液過程中吸入危險物質事件的發(fā)生。
移液器的發(fā)明解決口腔移液問題
德國醫(yī)生Heinrich Schnitger對口腔移液操作出現(xiàn)的種種問題飽含憂思,在經(jīng)過認真鉆研之后,他自行設計了一種可“準確地移送少量液體的器械”,并于1958年申請了專利。

Eppendorf認識到了這項發(fā)明的重要性,并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研發(fā)。
其于1961年推出的“Marburg移液器”標志著此項研發(fā)工作達到一個階段——這是商用氣體活塞式移液器。
從Marburg問世的這一偉大時刻起,Eppendorf的印記就深深烙印在了所生產的每一個移液器中。
然而,我們的成果還遠不止這些。
Eppendorf一直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液體處理解決方案,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,努力使實驗室成為更環(huán)境友好的工作場所。
